最近一条消息在家长圈炸锅了,就是学前教育快要免费了!
通俗点讲就是孩子以后读幼儿园不需要学费了,大大减少了家长的经济负担。
有的家长说可以放心让孩子在幼儿园玩3年啦,毕竟不用花钱嘛。
而且现在教育部明文规定,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堂的内容。咱们想要孩子在幼儿园学东西,也是不太现实了。
但“幼儿园去小学化”,也不意味着孩子在幼儿园就啥也不用学。
因为你会发现孩子上一年级后要学的东西还是蛮多的,如果娃真的0基础入学,可能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,从此学习和生活上方方面面拖后腿。
幼儿园不准教,小学又默认会了,夹在中间的家长,到底该怎么做才对呢?
近些年,教育圈流传了一句话:“幼升小就是淘汰过于老实的家长”。
展开剩余84%话虽然说得直白,但也揭开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!
幼小衔接这事儿,咱们家长不仅要做,而且还要提前做。从幼儿园小班开始,家长就应该有全盘的规划。
咱们可以不让孩子学习拼音、汉字,但上小学应该有的4大能力不能不培养!
第一、
管理自己的能力
这是最基本的,孩子必须有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,才能在学习上发挥优势。
因为小学和幼儿园最大的差异就是:幼儿园老师全方位照顾孩子,陪孩子在玩中学;而小学是孩子自己照顾自己,除了要遵守班规和校规,还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要完成。
幼升小的自理能力,不再是独立吃饭、穿衣服、上厕所这些简单的生活技能了,而是更为高阶的学习自理技能。
毕竟小学是大课堂模式,一个班40~50人,老师也管不了太多。
如果你家孩子今年下半年要上小学了,以下学习技能得学会!
①会做课前准备:上课前,孩子要知道把课本、文具摆好,不会上课铃响了还在翻书包找东西,就很耽误学习。
②能安排好课间10分钟:下课后,先去厕所再喝点水,再准备好下节课的书,不会玩忘了耽误事。
③能把书包、课桌收拾利索:自己的课本、作业本、试卷不会揉成一团,文具丢了知道自己去找,实在找不到要求助老师。
④听懂老师的要求并照着做:比如“先写作业再排队”“值日时擦桌子、摆椅子”,能一步一步完成,不会犯迷糊。
这些基本技能,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,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培养,最好是从孩子读大班就要着手升级这项能力啦。
当然最基础的在生活上照顾自己的能力,孩子也得会,从生活自理到学习自理过渡。
第二、
运动能力
小学对孩子的运动能力是有明确要求的,比如,很多地方从一年级开始,对孩子跳绳、扔沙包等项目,就纳入了体育课中,并且对孩子提出了具体要求。
而偏偏这一项也是很多家长容易忽视的地方,有的家长认为,跳绳、扔沙包这算什么技能?不是等孩子大一点就会了吗?
而恰恰相反的是,很多孩子进入小学后,运动技能成为“拦路虎”,掉队同龄孩子一大截,导致孩子自信心受打击,对小学生活产生了胆怯心态。
其实啊,孩子大运动发育是有一定的规律,像大班的孩子,身体平衡力、手脚配合差不多发育成熟。
这时候,就可以提前把跳绳、扔沙包的运动给安排起来,既能强身健体,又能给小学入学打下基础。
运动技能通关后,孩子进入小学后,就可以把更多时间专注于课堂知识的学习。
第三、
阅读能力
我们可以让孩子不提前识字,但阅读能力得慢慢培养起来。
很多小学新生家长都会吐槽,“自家娃理解力差,连题目都没法理解”,其实,这很大程度上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关。
阅读能力过关,孩子能够快速理解题目要求,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。
而阅读能力弱的孩子,在理解题目上面,就要花费大量时间,甚至出现理解错误、偏差的情况。
阅读习惯的培养,从小就应该抓起!
从色彩鲜艳、画面生动的绘本入手,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,引导小朋友通过观察画面,去理解故事情节。
咱们也可以通过“一问一答”的方式,抛出一些简单问题。
比如问孩子:故事中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?下一步他会干什么?
鼓励孩子开动小脑筋思考,锻炼他们的理解以及表达能力。
等孩子到了识字敏感期,就通过生活化、游戏化的方式,积累孩子的识字量,然后逐步把识字和阅读贯穿起来,增加阅读的深度。
挑选一些字少、简单的绘本,让孩子尝试自主阅读。遇到不认识的字,鼓励孩子联系上下文,自己去猜测字义,从而激发孩子阅读思考力。
总而言之,优秀的阅读能力,不仅关系着孩子对文字的理解,也是各科知识的基础,更影响着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,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!
四、
社交能力
小学的大集体环境,需要孩子和老师、同学进行更多的互动、协作。因此,孩子的社交能力,可不能拖后腿。
幼儿园的小集体生活,就要尽可能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,让孩子在与同伴的互动中,学会分享、合作和尊重他人。
有条件的,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或兴趣班,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,扩大社交圈子。
不同的圈子,不同的人际交往,都能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,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
像我在深圳这种机会就很多,社区、街道、区里都组织各种有意义的亲子活动,有时候我还会自己办活动,这无形中教会了孩子如何去社交。
我相信拥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,面对崭新的小学,他们能够很快速、很自然融入进去。
总结:
西红柿妈妈寄语:
教育,从来都不是一刀切,而是一点一滴,循序渐进地进步。
真正的幼小衔接,绝非仅限于纸笔、书本的“小学化”教育,也并非尊重孩子天性,放任孩子自由发展,而是取得平衡,让孩子在玩中学、在学中领悟生活的真谛。
发布于:广东省爱配资-配资炒股网股票-股票配资公司行业门户-实盘配资网站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